通过我们沉浸式的展览体验,探索日本禅宗佛教的深邃智慧与宁静之美
展示冥想区、茶道空间和禅宗花园的互动布局
设有圆形禅宗花园、冥想座位和信息显示屏
带有象征开悟和正念的圆相的传统石庭
禅宗佛教起源于公元6世纪中国的大乘佛教的一个独立学派,被称为“禅”。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通过在日本学习并在中国修行的日本僧侣将其引入日本,并带回了禅宗的教义。
禅宗佛教在日本扎根主要得益于两位僧侣的努力:荣西(临济宗的创始人,1191年)和道元(曹洞宗的创始人,1227年)。在镰仓时代(1185-1333年),禅宗的纪律、简约和冥想教义与武士阶层产生了共鸣,并影响了日本的文化、艺术和哲学,从而使禅宗变得突出。
从中国引入临济宗禅,强调公案修行。
创立曹洞宗,强调只管打坐 ("只是坐着") 的冥想。
复兴临济禅,发展新的公案和教学方法。
坐式冥想,禅宗的核心实践。
活在当下,体验完整的生活。
欣赏不完美和无常。
用于超越理性思维的悖论性问题或陈述。
去除多余,专注于本质。
真理通过实践而非理论来实现。
放下欲望和自我。
与自然世界和谐相处。
象征开悟、宇宙和空性。
代表自然和心灵的流动。
用于召集冥想和计时。
日常坐式练习,有时以小组形式进行。
仪式化的茶准备和分享,表达禅宗美学。
密集的冥想闭关,通常持续数天。
书写禅宗短语或圆相作为精神表达。
禅宗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思想、设计和灵性。其正念和极简主义的概念启发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建筑、心理学和健康实践。禅宗的冥想方法为正念实践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禅宗塑造了日本文化——从艺术(水墨画、诗歌、园艺)到武士的武士道精神。它促进了纪律、自律与和谐的价值观。禅宗美学在日本设计、烹饪和日常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
禅宗佛教在日本各地都有实践,在京都(临济宗和曹洞宗寺庙)、福井(永平寺)和镰仓都有有影响力的中心。它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在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设有禅宗中心和修行者。
禅宗的持久遗产包括其对日本身份的贡献、其全球冥想运动及其在艺术中的作用。标志性的禅宗花园和寺庙仍然是朝圣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道元著
公案集
公案集
曹洞宗主寺,道元所创。
京都享誉世界的禅宗石庭。
京都著名禅宗佛教寺庙。
京都最古老的禅宗寺庙。
"学道者,学乎自也。学乎自者,忘乎自也。"— 道元禅师